你的膝蓋是「人體氣象台」嗎?3徵兆快自查!
最近變天膝蓋就痠軟無力?上下樓梯喀喀響像在打拍子?久坐起身瞬間刺痛?這些都是膝蓋發出的求救訊號!中醫洪光遠醫師提醒,膝蓋血管分布少,就像「沙漠地帶」本來就難保濕,加上現代人三大致命習慣:
- ❄️ 冷氣房一待8小時
- 👗 冬天愛穿破洞牛仔褲
- 🏃 跟風路跑卻沒防護
🧣護膝四招完整圖解(附實操細節)
❶ 保暖不是穿多就好!「三明治穿法」才有效
- 冬季必學:發熱衣+刷毛護膝+防風外褲(寒流來加貼暖暖包在褲子外層)
- 辦公室族:準備珊瑚絨毯蓋膝(比一般毛毯更鎖熱)
- 關鍵穴位:睡前用吹風機溫熱「鶴頂穴」(膝蓋上緣正中)
❷ 護膝怎麼挑?運動類型決定款式!
運動類型 | 推薦護膝類型 | 使用時機 |
---|---|---|
籃球 | 髕骨加壓帶 | 起跳落地時 |
路跑 | 開放式護膝 | 全程佩戴 |
瑜伽 | 針織護膝 | 地板動作時 |
❸ 曬膝蓋有黃金時段!「這時間」效果翻倍
- 🕙 早上9-10點(紫外線較弱)
- ☀️ 曬後立刻搓熱手掌敷膝蓋(中醫稱「以陽引陽」)
- ⚠️ 切忌正中午曝曬(會加速軟組織退化)
❹ 按摩不是亂捏!「三指定位法」學起來
- 拇指壓住「膝眼穴」(膝蓋下方凹陷處)
- 食指中指夾住「梁丘穴」(膝蓋外上緣2寸)
- 順時針畫圈按壓(搭配嬰兒油更滑順) 💡 按摩後喝桂圓紅棗茶效果加倍
💡 冷知識:膝蓋會「熱脹冷縮」!
洪醫師特別提醒,膝蓋軟骨遇冷會縮小0.3mm,這就是為什麼冬天更易卡卡的原因。建議洗澡時用蓮蓬頭沖膝窩(後側委中穴),水溫每升高1°C,血液流速加快7%!
🥛 日常加碼小習慣
- 泡腳水位要過「三陰交穴」(腳踝上方4指)
- 補充「膠原蛋白+維生素C」組合(如雞爪+奇異果)
- 避免「二郎腿坐姿」(會讓膝蓋承受3倍體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