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漏性皮膚炎全解析:從症狀到日常照護
這些症狀你中幾個?
✔️ 鼻翼兩側反覆脫皮發紅
✔️ 頭皮屑像雪花飄不停
✔️ 臉部T字部位又油又粗
✔️ 換季時皮膚特別敏感
✔️ 壓力大時頭皮狂發癢
台灣潮濕悶熱的氣候加上空汙影響,讓越來越多人飽受「油頭垢面」困擾。這種被稱作「皮膚界慢性病」的脂漏性皮膚炎,最惱人的是它會像不定時炸彈般反覆發作!
發作部位解密圖
高風險區 | 症狀特徵 |
---|---|
頭皮 | 大塊油膩黃色皮屑 |
眉心/鼻翼 | 脫皮伴隨紅色斑塊 |
耳後/髮際線 | 結痂狀皮屑 |
前胸 | 紅色丘疹伴隨鱗屑 |
治療關鍵3階段
-
急性期控制
▸ 醫師會開立類固醇藥膏快速消炎
▸ 嚴重時搭配口服抗生素治療
▸ 每週2-3次藥用洗髮精深層清潔 -
穩定期保養
▸ 改用含鋅、硒成分日常洗髮精
▸ 洗臉水溫控制在32-35℃
▸ 避免使用含酒精保養品 -
預防復發
▸ 建立壓力管理習慣
▸ 每天睡足7小時
▸ 補充維生素B群營養品
洗髮精成分挑選指南
有效成分 | 作用機制 | 適用時機 |
---|---|---|
Ketoconazole | 抑制馬拉瑟菌增生 | 急性發作期 |
Zinc Pyrithione | 調節皮脂分泌 | 日常預防使用 |
水楊酸 | 軟化角質層 | 頭皮厚重皮屑時 |
焦油成分 | 消炎止癢 | 伴隨搔癢症狀 |
飲食地雷清單
🚫 麻辣鍋等刺激性食物
🚫 含糖手搖飲料
🚫 油炸類點心
🚫 酒精類飲品
🚫 過量奶製品
營養師建議可多攝取:Omega-3脂肪酸(鯖魚、亞麻籽)、深綠色蔬菜、富含益生菌食物(無糖優格)
日常保養5要訣
- 洗臉後用「按壓方式」擦乾水分
- 選擇「凝膠狀」清爽型保濕產品
- 避免蒸臉、三溫暖等熱刺激
- 枕頭套每3天更換1次
- 外出必備抗UV陽傘
特殊族群注意
▸ 帕金森患者:需加強頭皮按摩促進血液循環
▸ 銀髮族:注意保濕避免過度清潔
▸ 嬰幼兒:用嬰兒油軟化皮屑再輕柔清除
皮膚科醫師提醒:脂漏性皮膚炎雖難根治,但透過「分階段治療+正確保養」,可將復發頻率降低70%以上。最重要的是建立「皮膚健康日記」,記錄每次發作前的飲食、作息變化,找出個人誘發因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