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天天吃大魚補身反中毒?腎臟科醫教你避開汞毒兩大招

吃魚養生竟中毒?高雄長庚醫揭「汞危機」真相

▼ 真實病例嚇壞人!每天吃魚竟吃出問題?
高雄長庚環境醫學門診最近有個驚人案例!50歲王先生(化名)本來就有慢性腎臟病,最近突然出現手抖得像帕金森氏症、整天昏昏沉沉的狀況。腎臟科蔡凱帆醫師追蹤發現,這位患者每周至少吃3次鮪魚肚,還把朋友送的鯊魚軟骨膠囊當保健食品天天吞!

驗血報告曝恐怖數據

抽血檢查嚇壞醫護團隊──血汞濃度56.3μg/L(正常值<15)!更扯的是把膠囊送驗,汞含量0.41ppm根本是毒藥等級!醫師要求停吃膠囊+改吃小魚,三個月後血汞成功降到17.8μg/L,手抖症狀也改善。

汞毒三兄弟比一比

類型 哪裡藏? 誰最危險?
元素汞 溫度計、燈管、補牙銀粉 吸入蒸氣會傷肺
無機汞 來路不明中藥、化妝品 傷腎又傷神經
有機汞 大型海魚、農藥 孕婦吃多恐生畸胎

▼ 吃魚養生變傷身?關鍵在「生物放大作用」
林口長庚顏宗海醫師解釋,遠洋大魚像黑鮪魚、旗魚、鯊魚,在食物鏈頂端會累積甲基汞。這種毒素會破壞腦神經,最慘案例就是日本「水俁病」──患者會失明、癱瘓甚至生出畸形寶寶

兩大守則安心吃魚

  1. 挑小棄大原則

    • ✅ 首選巴掌大魚類:秋刀魚、鯖魚、竹筴魚
    • ❌ 避開超過1公尺大魚:鮪魚、旗魚、油魚
  2. 分散風險原則

    • 每周吃魚不超過3次
    • 不同魚種輪流吃
    • 孕婦/小孩每月大型魚最多1次

汞中毒警訊懶人包

- 手抖腳麻像中風
- 記憶力突然衰退
- 視力模糊找不出原因
- 莫名疲勞睡不飽

▼ 誤踩地雷怎麼辦?解毒關鍵72小時
如果懷疑汞中毒,立即做三件事

  1. 停止接觸可疑來源
  2. 保留檢體送驗(像病例中的膠囊)
  3. 掛「職業醫學科」或「環境醫學門診」

醫師提醒螯合劑治療對無機汞有效,但最常見的甲基汞中毒根本沒特效藥!與其等中毒再治療,不如從日常挑對魚種開始預防。

特別注意!這些人也高危

* 洗腎患者(代謝能力差)
* 海鮮控(每周吃魚超4次)
* 常吃深海魚油保健品
* 愛用來路不明中藥粉

最後提醒大家,魚油膠囊也要注意來源!建議選擇有重金屬檢驗報告的品牌,別像病例中的患者把鯊魚軟骨當仙丹,反而吃進滿滿毒素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