🔥廚房裡的中醫師|薑不只是調味料!這些隱藏功能90%人不知道
說到「薑」這味廚房必備神器,台灣人從麻油雞到薑母鴨都少不了它。但你知道嗎?不同階段的薑功效差很大!中醫師李思儀在《廚房裡的中醫師》特別提醒:「削薑皮等於浪費黃金!」今天就來解密薑的完整使用手冊~
🧑🍳薑家族大解析|嫩薑、生薑、老薑怎麼選?
🌱嫩薑:開胃小幫手
- 外觀特徵:淡黃色外皮,纖維細緻
- 最佳吃法:切片醃漬成壽司薑,搭配小籠包沾紅醋+嫩薑絲超對味
- 特殊功效:促進消化液分泌,適合夏天沒食慾時吃
🧡生薑:廚房萬用王
- 日常用法:炒菜去腥、煮薑茶、醃肉軟化肉質
- 關鍵技巧:連皮煮效果加倍!中醫師實測:
- 煮湯保留薑皮→消水腫效果↑30%
- 薑肉性溫 vs 薑皮性涼→兩者搭配不易上火
🔥老薑:產後調理必備
- 挑選重點:表皮粗糙帶深紋,切開纖維明顯
- 經典料理:麻油雞必備!小火慢煸到邊緣微捲,香氣才夠濃
- 隱藏吃法:切片曬乾做成薑片茶,冬天暖身效果比薑茶更持久
🩺中醫師認證的薑療法|從內服到外敷全攻略
🩸經痛救星:紅棗薑湯
- 材料:老薑3片+紅棗5顆+黑糖適量
- 煮法:薑片拍裂更出味,水滾後轉小火煮15分鐘
- 黃金飲用時機:月經來前3天開始喝,每天1碗預防疼痛
🚗暈車剋星:生薑隨身包
- 準備方式:
- 生薑切薄片用烤箱低溫烘乾
- 裝入茶包袋隨身攜帶
- 使用時機:搭車前30分鐘含1片,途中每小時補充
🦶扭傷急救:薑汁麵粉膏
- 調製比例:現榨薑汁:麵粉=1:2
- 敷法教學:
✔️ 混合成黏稠膏狀
✔️ 塗在紗布上敷患處
✔️ 用保鮮膜鬆鬆包覆防滴落
❌ 禁忌:骨折/開放性傷口絕對不能用!
⚠️中醫師Dr.Lee的重要提醒
- 發炎期忌吃薑:發燒/喉嚨痛/皮膚紅腫時吃薑會火上加油
- 胃酸過多這樣吃:改吃蜜漬薑片或鹽麴醃薑,降低刺激性
- 外敷安全守則:
- 每天最多敷2小時
- 皮膚敏感者先做貼布測試(手臂內側試敷15分鐘)
- 出現灼熱感立即沖洗
📖薑的藥用級分類|生薑/乾薑/炮薑差在哪?
類型 | 製作方式 | 特性 | 適合體質 |
---|---|---|---|
生薑 | 直接曬乾 | 溫和發汗 | 容易水腫者 |
乾薑 | 烘乾脫水 | 熱性最強 | 手腳冰冷者 |
炮薑 | 高溫炭烤 | 溫而不燥 | 虛火上升者 |
生化湯冷知識:產後喝的生化湯其實是用炮薑,因為傳統做法要連續喝7天,用炮薑才不會讓產婦補過頭!
🧊薑的保存秘訣
- 嫩薑:用廚房紙巾包裹→裝保鮮袋冷藏(2週內用完)
- 老薑:埋入乾沙中→陰涼通風處存放(可放2個月)
- 薑泥:分裝冰塊盒冷凍→用多少取多少
下次煮麻油雞記得薑皮要留著!這些中醫師的私房妙招,快分享給常下廚的媽媽們~👩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