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尿中帶血恐是癌症警訊!醫曝「正確採檢方式」揪出泌尿道病變

長期血尿別輕忽!婦人確診輸尿管癌真實案例

66歲陳女士半年來反覆出現解尿灼熱、腰痛帶血尿症狀,初期檢查判定是泌尿道感染。但完整治療後血尿仍時好時壞,最後透過「特殊尿液檢查」竟揪出左側輸尿管上皮細胞癌!臺中醫院病理科洪子涵檢驗師指出,這類案例顯示正確採檢方式對早期診斷的重要性。

尿液細胞檢查3大重點

  1. 採檢時機最關鍵:務必收集早晨起床第一泡尿,經過整夜累積的尿液細胞濃度最高
  2. 檢體新鮮度:採檢後需在1小時內送達實驗室,避免細胞變性影響判讀
  3. 連續採檢原則:建議連續3天採樣,提高異常細胞檢出率

泌尿道癌症5大危險徵兆

  • 無痛性血尿(尤其反覆發作)
  • 排尿灼熱感合併腰痛
  • 尿流變細或中斷
  • 頻尿但尿量少
  • 尿液混濁帶異味

洪檢驗師特別提醒:「很多人會用隨機尿液送檢,但放太久的檢體細胞會溶解,可能讓癌細胞『現形』時間延誤半年以上!」實驗室處理時會經過離心→染色→顯微鏡判讀三階段,病理醫師需仔細觀察細胞核型態變化。

正確採檢4步驟

  1. 前一晚10點後禁食大量飲水
  2. 晨起用消毒棉片清潔尿道口
  3. 採集中段尿約50-100ml
  4. 立即送至檢驗科並註明「細胞學檢查」

若報告顯示異型細胞疑似惡性細胞,醫師會進一步安排:

  • 靜脈腎盂攝影(IVP)
  • 膀胱鏡檢查
  • 電腦斷層掃描
  • 腫瘤標記檢測

目前陳女士已完成腫瘤切除手術,定期回診追蹤無復發跡象。洪檢驗師強調:「血尿超過3天就要就醫檢查,特別是50歲以上族群,早期發現治癒率可達9成以上!」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