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每天都在用的沐浴乳 可能正在傷害皮膚!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:「洗澡到底該不該用沐浴乳?」先別急著囤貨!英國皮膚科醫生協會早在2013年就踢爆「防腐劑雙煞」MI/MCI的危險性。這兩個聽起來像化學武器的成分,其實就藏在我們每天用的清潔用品裡!
🚨防腐劑危機解密
MI/MCI是什麼鬼?
- MI全名甲基異唑酮(Methylisothiazolinone)
- MCI全名甲基氯異唑酮(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)
- 超強抗菌力讓廠商愛用 但10%皮膚炎患者都對它們過敏
更扯的是!連嬰兒洗沐用品都偷偷加這些成分(驚)!小寶寶的嫩皮怎麼受得了?
💦洗澡新觀念:回到最原始
皮膚科醫師建議這樣洗:
- 80%時間用清水:其實汗漬灰塵根本不用化學品就能沖掉
- 每周1-2次肥皂:挑選成分單純的傳統肥皂
- 重點部位加強:腋下、私密處用肥皂 其他部位清水帶過
🧼天然清潔5大招
《健康呷百二》整理達人們的私房秘訣: | 天然素材 | 使用方式 | 適合部位 |
---|---|---|---|
無患子 | 果皮搓泡 | 全身可用 | |
茶籽粉 | 加水調糊 | 頭皮去油 | |
小蘇打 | 溫水溶解 | 角質厚處 | |
米糠 | 紗布包搓洗 | 臉部細嫩處 | |
艾草 | 煮水擦身 | 敏感肌膚 |
🛁泡澡加料大學問
冬天最愛泡澡的你注意啦!
- 柑橘皮:去角質+提神醒腦 但要先曬乾殺菌
- 粗鹽:幫助代謝 水溫控制在38度最剛好
- 燕麥粉:舒緩乾癢 記得泡完要再沖一次
❌常見錯誤習慣
- 洗澡水越熱越乾淨?→ 38-40度才是黃金溫度
- 沐浴球猛搓才乾淨?→ 過度摩擦會破壞皮脂膜
- 洗髮精直接倒頭皮?→ 要先在掌心搓出泡!
- 天天用磨砂膏?→ 油肌每周1次、乾肌每月1次
👶寶寶洗澡特別注意
新手爸媽最容易犯的3大錯:
- 用成人沐浴乳稀釋→ NO!酸鹼值根本不對
- 洗太久→ 新生兒5分鐘內要解決
- 拼命洗頭垢→ 先用嬰兒油軟化再輕輕帶過
🌿自製天然洗劑教學
茶樹抗菌噴霧DIY:
- 準備材料:茶樹精油10滴、蘆薈膠50ml、蒸餾水100ml
- 全部裝入噴霧瓶搖勻
- 洗澡前噴在容易流汗部位
- 靜置3分鐘後沖掉
📌醫師小叮嚀
皮膚科王大明醫師提醒:「最近門診很多患者都是清潔過度,其實皮膚有自我修復能力,與其用各種化學品,不如讓皮膚好好呼吸!」
看完這些,是不是該重新檢視家裡的沐浴用品了?從今天開始試試看清水為主、肥皂為輔的洗澡法,給肌膚一個喘息的機會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