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寒流來襲必學!15個救命指南教你擋低溫護心血管

寒流直擊全台!醫師曝「保暖關鍵時刻」千萬別輕忽

這波冷空氣真的兇! 氣象局最新觀測數據顯示,淡水凌晨低溫跌破7度,體感溫度更直逼3度冰點。長庚毒物實驗室團隊緊急提醒,溫差超過5度猝死風險就倍增,特別是三高族群更要提高警覺!

慢性病患必看!7大保命飲食原則

  1. 藥袋隨身帶:高血壓、糖尿病患要像帶手機一樣隨時帶藥,早晚測量血壓比量體溫更重要
  2. 火鍋湯底藏陷阱:涮過肉片的湯汁普林飆升15倍,痛風患者喝一碗等於吃3份內臟
  3. 全酒料理雙面刃:薑母鴨、麻油雞吃完別急著脫外套,酒精代謝會帶走體溫,建議搭配薑茶暖身
  4. 手搖飲改喝這個:自製桂圓紅棗茶加少許薑汁,促進循環又不傷血管
  5. 早餐避開大地雷:熱奶茶+烤吐司會讓血液變濃稠,改吃燕麥粥配溫豆漿更護心
  6. 泡湯前必做暖身操:先做5分鐘「手腕腳踝旋轉運動」促進末梢血液循環
  7. 床邊放保溫瓶:半夜起床喝常溫水最危險,40度溫水能預防瞬間血管收縮

電器保暖隱藏危機!4個救命檢查步驟

🔥 電暖器篇

  • 擺放距離至少1公尺,定期清理出風口棉絮
  • 搭配循環扇使用效果更好,但絕對不能蓋衣服烘烤

🛌 電熱毯篇

  • 睡前預熱30分鐘就要關閉,鋪在床單下層防低溫燙傷
  • 糖尿病患者建議改用「石墨烯保暖襪」取代

💡 省電小秘訣: 早上9-11點用除濕機降低室內濕度,體感溫度立刻升3度

長輩最易忽略的3個致命時刻

清晨5-7點: 起床前先在被窩裡做「腳趾抓握運動」20下,促進血液回流再起身

洗澡前後: 脫衣前先開浴霸預熱,從腳底→胸口→頭部依序沖熱水

如廁後: 馬桶座墊加裝發熱套,起身時扶穩扶手避免暈眩跌倒

營養師加碼推薦「暖身食材表」

✅ 黑木耳:含抗凝血物質,幫助維持血液暢通 ✅ 帶皮南瓜:豐富鉀離子調節血壓 ✅ 紫米粥:花青素強化血管彈性 ✅ 鮭魚味噌湯:Omega-3抗發炎

貼心提醒:寒流期間建議隨身攜帶「急救小卡」,寫明用藥紀錄和緊急聯絡人,為自己多添一層保障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