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早上賴床、皮膚癢爆!中醫教你4招判斷「體內濕氣」過重自救法

中醫師警告!這4種狀況=身體在喊「濕氣太重」

最近總是睡不飽、皮膚癢到不行?小心可能是體內濕氣堆積惹的禍!中醫師臨床發現,台灣氣候潮濕加上飲食習慣,有8成上班族都有濕氣過重問題。快來檢視你中了幾個警訊:


警訊❶ 早上起床像被鬼壓床

▎全身重到不想動

明明睡了8小時,眼皮卻像黏了膠水睜不開?手腳沉重像綁鉛塊?中醫說的「濕重如裹」就是這種感覺!濕氣會讓氣血循環變差,連刷牙都覺得累。

▎頭腦像泡在水裡

「濕氣上頭」會讓人整天昏昏沉沉,注意力無法集中。很多人以為是沒睡飽,其實是濕氣卡在頭部經絡作怪!


警訊❷ 廁所狀況連連

▎大便黏馬桶超尷尬

最明顯的徵兆就是大便不成形,沖水時黏在馬桶上沖不掉。中醫師提醒:「正常大便應該是香蕉狀,濕氣重會讓糞便像泥巴一樣軟爛。」

▎小便滴滴答答

排尿時總覺得尿不乾淨,褲子穿好了又跑出幾滴。女性更要注意,白帶會變得又稠又黃,甚至飄出異味!


警訊❸ 皮膚問題大爆發

▎濕疹反覆發作

手肘、膝蓋窩突然長出紅癢小水泡?抓破還流組織液?這就是濕毒外發的表現!很多患者誤擦類固醇,反而讓濕氣往體內鑽更深。

▎腳底冒水泡

腳趾縫脫皮發癢別以為只是香港腳!中醫發現濕氣重的人,腳部特別容易潮濕,連夏天穿涼鞋都覺得悶。


警訊❹ 身體像灌了鉛水

▎下午小腿腫脹

久坐辦公室發現腳踝胖一圈?按壓皮膚凹陷久久不回彈?這是濕氣下沉的典型症狀,嚴重時連鞋子都變緊。

▎關節卡卡不靈活

爬樓梯時膝蓋痠軟無力,下雨天特別明顯?濕氣侵入關節腔隙,會讓軟組織腫脹發炎,變成「氣象台體質」。


3招日常除濕秘訣

  1. 早餐喝紅豆水:煮紅豆時「只喝上層清湯」,利尿效果比綠豆更好
  2. 午睡抬腿15分鐘:幫助下肢血液回流,減輕水腫
  3. 睡前按陰陵泉穴:膝蓋內側凹陷處往下3指寬,每天按壓3分鐘能健脾祛濕

中醫師特別提醒:很多人狂喝薏仁水卻沒效,其實體質虛寒的人要先炒過薏仁,否則越喝濕氣越重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