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蓋痛比你想的更複雜!3分鐘搞懂疼痛真相
最近天氣變化大,診間擠滿抱著膝蓋喊痛的病人。很多人一進診間就問:「醫生我是不是退化要換關節了?」其實根據統計,60歲以下膝蓋痛患者中,真正退化比例不到3成!今天就來教大家用「痛點地圖」自我檢測。
🚨先看這3種情況要快就醫
- 突然「啪」一聲+馬上腫像麵龜
- 膝蓋鬆鬆卡不住,走路像在踩棉花
- 晚上痛到睡不著+發燒冒冷汗
有這些狀況請直接掛骨科!可能是十字韌帶斷裂或細菌感染
📍膝蓋痛點位置全解析
內側痛到爆?小心這2個凶手
- 鵝掌肌發炎:按壓膝蓋內側下方3指處超痠痛,爬樓梯最明顯
- 內側半月板破裂:會伴隨「喀喀」聲,深蹲時像有東西卡住
前側痛到哭?年輕人最常中獎
- 髕骨軟化症:久坐站起瞬間劇痛,女生穿高跟鞋更嚴重
- 跳躍者膝:髕骨下緣壓痛,籃球員、健身愛好者高風險群
後側腫脹緊繃?可能是這問題
- 貝克氏囊腫:摸到軟Q腫塊,膝窩像綁鉛塊般沉重
- 腓腸肌拉傷:常發生在突然加速跑步時,腳跟無法踏地
🧑⚕️復健科醫師私房保養法
- 急性期冰敷技巧:用冰袋「畫圈按摩」痛點,每次不超過10分鐘
- 肌力訓練時機:腫脹消退後做「直抬腿訓練」,腳踝掛寶特瓶增加重量
- 日常姿勢調整:避免「翹二郎腿坐」和「跪著擦地板」
🥦營養師加碼建議
- 關節最愛食材:綠花椰菜+鮭魚=天然消炎藥
- 地雷飲食警告:手搖飲糖分會加重發炎反應
- 保健品挑選:選含「UC-II膠原蛋白」比葡萄糖胺更有效
❓常見QA整理
Q:打PRP要自費多少?
A:單膝每次約2-3萬,需評估損傷程度
Q:護膝怎麼選才正確?
A:運動用選「髕骨開孔款」,退化患者選「兩側有支撐條」款式
Q:熱敷墊溫度怎麼調?
A:40-45度最安全,睡前使用別超過30分鐘
最後提醒大家,超過2週沒改善一定要就醫!很多患者就是拖到軟骨磨光才來,本來做復健就能好的變成要開刀。膝蓋痛就像身體的警報器,早發現早治療才是王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