🚴♀️骨科醫師首推!腳踏車5大黃金好處報你知
最近日本NHK電視台做了一個超實測驗,發現騎腳踏車促進血流的效果竟然是健走的2倍以上!連台灣彰化秀傳醫院的朱家宏醫師都掛保證,這根本是中老年人最該做的「黃金運動」。到底騎車有什麼魔力?讓我們一次看懂:
1️⃣【全身肌肉都動到】比你想像更耗能
很多人以為騎車只練腿,其實會用到:
- 背部肌群(保持平衡)
- 臀部肌肉(踩踏發力)
- 手臂肌肉(控制方向)
- 核心肌群(維持姿勢)
日本健康運動醫師梶山泰男特別強調,騎車消耗的熱量跟健走差不多,但更容易持久。因為屁股有坐墊支撐,對關節壓力小,阿公阿嬤也能輕鬆做!
2️⃣【血管年輕秘訣】血流速度飆升200%
女子體育大學實驗發現,騎車時:
- 下肢肌肉收縮像幫浦推動血液
- 靜脈回流速度加快
- 一氧化氮分泌增加(血管擴張關鍵)
這些效果讓血管彈性提升,特別適合有高血壓、糖尿病前期的人。建議每周騎滿「年齡公式」:
40歲:160分鐘/周
50歲:150分鐘/周
每增加10歲減10分鐘
3️⃣【防跌神助攻】練好髂腰肌
騎車最棒的是能訓練到「隱藏版肌群」髂腰肌!這個肌肉:
- 連接脊椎和大腿
- 負責抬腿動作
- 強化平衡感
日本研究顯示,定期騎車長輩跌倒風險降低37%,比吃保健食品更有用!
4️⃣【三高剋星】血糖直直落
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分享案例:
58歲王阿姨每天騎車買菜,3個月後
→ 空腹血糖從180降到120
→ 腰圍減少5公分
原理在於持續性有氧運動能:
- 提高胰島素敏感度
- 加速肝醣代謝
- 減少內臟脂肪堆積
5️⃣【護膝首選】比跑步安全10倍
骨科醫師最推的原因是:
- 體重由坐墊分散
- 膝蓋承重只有體重1.5倍(跑步是3倍)
- 可調整阻力控制強度
但要注意!騎前必做3暖身:
- 大腿前側拉伸(扶牆抬腳跟)
- 轉動腳踝(順逆時鐘各10圈)
- 肩頸繞圈(放鬆上半身)
💡專家提醒:這樣騎最安全
- 選對車型:淑女車比公路車適合,龍頭高度要能看到前方路面
- 補充電解質:每15分鐘喝1口水,可加少量鹽巴
- 結伴同行:手機設定緊急聯絡人,隨身帶健保卡
- 避開烈日:早上9點前或下午4點後最佳
下次別再糾結要健走還是跑步,跨上腳踏車享受追風的快感吧!從今天開始,把買菜、逛公園都變成運動時間,不知不覺就能騎出健康好體質~